办公派_写字楼租售网站_超级房产NG系列平台
 

找房攻略

兼具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写字楼出租风生水起

点击: 33

2017,是共享经济的主角年。从滴滴到摩拜,从airbnb到共享充电宝,再到雨伞、篮球、书店,乃至一张床,共同构筑了一场以“共享”为名的资本狂欢。在一向低调的to b领域,联合办公行业借着行业内几起重大的融资并购及海外巨头在中国的重新起航,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人们的视线。
联合办公是共享经济的代表吗?联合办公在中国究竟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办公行业的颠覆年,真的要到来了吗?
1、 三种经济,三个概念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和租赁经济。这是极易混淆的三个概念,平台经济指的是依托平台进行交易的商业模式。例如淘宝、微信,所谓平台,就是连接多方供求或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
专业人士分析,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了环形,B端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触及C端用户,节省的各个环节都提高了产业效率。
共享经济和租赁经济极易混淆。共享经济是指,闲置商品的临时使用权被所有者转让,从而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同时创造价值,核心在于激活双边用户的价值。而租赁经济,是出租人将某件物品的使用权借贷给承租人,承租人人以酬金为交换在不获得该件物品的所有权的情况下获得使用权。
共享单车是披着共享经济外皮的分时租赁,而联合办公,是被传统写字楼租赁业务概念混淆的真正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和租赁经济,涉及了三种不同的价值——用户价值、体量价值和产业链重构价值。租赁经济帮助租用者以较为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商品的使用权,为租用者提供了物美价廉的选择,这体现的是租赁经济的用户价值。
共享经济,为双边的用户创造了用户价值,为平台创造了体量价值。由于它着眼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它所能触及的体量是自营租赁经济无法比拟的。
2、 联合办公的平台和共享属性
如果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是趴在共享经济风口上的猪。那么盘活闲置资源,有偿与他人分享的联合办公就是兼具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双重属性的故事。
联合办公运营商通过对市场闲置办公场景的改造,吸引办公者通过租赁工位或独立办公室的方式,获得灵活的办公空间及其他增值服务。在联合办公状态下,办公方式将不再受地点的限制,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彼此独立完成各自项目,又可在较为开放的空间中与其他团队分享信息、知识、技能、想法和拓宽社交圈子等。
联合办公最早是伴着双创的热潮进入人们视野的,直到今天,很多人还将联合办公与孵化器混为一谈。并且在孵化器倒闭潮的2016年大唱联合办公的哀声。
事实上,在中国,得益于市场新增注册主体的爆发式增长,80、90后逐渐在职场掌握话语权,联合办公的市场一直在扩大。数据显示,仅2016年,国内联合办公管理面积达到148.8万平方米,预计到2017年,联合办公面积将达到700万平方米,到2019年,有望突破5100万平方米。
今年,线上写字楼租赁平台办公派即将上线联合办公频道,传统写字楼虽然依然在租赁市场占据主流,但据办公派市场负责人透露,联合办公租赁需求正以420%的速度逐年递增。
联合办公走的是一条面向市场的,具有孵化属性,却与孵化器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
“联合办公和孵化器根本的差别在于,联合办公具有很强的平台属性,我们提供的核心资源是包括空间在内企业服务,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更快地发展。孵化器提供的核心资源是资本。孵化器是由孵化器运营商单向给予入孵企业支持,而联合办公是会员之间的相互给予。”

联合办公运营商们“和而不同”,规模化和精细化运营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这每一个空间,每一张桌子的背后,就是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最有魅力的地方,让资源聚合,让价值流动。

相关阅读